2022年新高考山东化学高考真题含解析
高中 基础 2023-06-30 共 20题 220次下载 核查
一、 选择题:(共 15题)
1.

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,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

A .金 (Au) 虽被火亦未熟 "

B .石灰 (CaO) 以水沃之,即热蒸而解

C .石硫黄 (S) 能化 …… 银、铜、铁,奇物

D .石钟乳 ( ) 色黄,以苦酒 ( ) 洗刷则白

初中衔接知识点 容易 组卷次数: 274
2.

下列试剂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

A .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B .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

C .四氯化碳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 D .高锰酸钾固体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

硝酸 容易 组卷次数: 243
3.

的半衰期很短,自然界中不能稳定存在。人工合成反应如下: 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
A X 的中子数为 2

B X Y 互为同位素

C 可用作示踪原子研究化学反应历程

D .自然界不存在 分子是因其化学键不稳定

原子结构 中等 组卷次数: 108
4.

下列高分子材料制备方法正确的是

A .聚乳酸 ( ) 由乳酸经加聚反应制备

B .聚四氟乙烯 ( ) 由四氟乙烯经加聚反应制备

C .尼龙 ( ) 由己胺和己酸经缩聚反应制备

D .聚乙烯醇 ( ) 由聚乙酸乙烯酯 ( ) 经消去反应制备

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应用 中等 组卷次数: 159
5.

属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,二者成键结构与金刚石相似,晶体中只存在 键、 键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
A 的熔点高于 B .晶体中所有化学键均为极性键

C .晶体中所有原子均采取 杂化 D .晶体中所有原子的配位数均相同

共价键对分子构型、性质的影响 中等 组卷次数: 246
6.

实验室用基准 配制标准溶液并标定盐酸浓度,应选甲基橙为指示剂,并以盐酸滴定 标准溶液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
A .可用量筒量取 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

B .应选用配带塑料塞的容量瓶配制 标准溶液

C .应选用烧杯而非称量纸称量 固体

D .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显橙色

碳酸钠 中等 组卷次数: 210
7.

崖柏素具天然活性,有酚的通性,结构如图。关于 崖柏素的说法错误的是

A .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

B .可与 溶液反应

C .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

D .与足量 加成后,产物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

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中等 组卷次数: 152
8.

实验室制备 过程为: 高温下在熔融强碱性介质中用 氧化 制备 水溶后冷却,调溶液 至弱碱性, 歧化生成 减压过滤,将滤液蒸发浓缩、冷却结晶,再减压过滤得 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
A 中用瓷坩埚作反应器

B 中用 作强碱性介质

C 只体现氧化性

D 转化为 的理论转化率约为 66.7%

二氧化硅 中等 组卷次数: 136
9.

已知苯胺 ( 液体 ) 、苯甲酸 ( 固体 ) 微溶于水,苯胺盐酸盐易溶于水。实验室初步分离甲苯、苯胺、苯甲酸混合溶液的流程如下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
A .苯胺既可与盐酸也可与 溶液反应

B .由 分别获取相应粗品时可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

C .苯胺、甲苯、苯甲酸粗品依次由 获得

D 均为两相混合体系

乙酸羧酸 中等 组卷次数: 223
10.

NO 催化下,丙烷与氧气反应制备丙烯的部分反应机理如图所示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
A .含 N 分子参与的反应一定有电子转移

B .由 NO 生成 的反应历程有 2

C .增大 NO 的量, 的平衡转化率不变

D .当主要发生包含 的历程时,最终生成的水减少

氧化还原反应 中等 组卷次数: 279
11.

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,欲使瓶中少量固体粉末最终消失并得到澄清溶液。下列物质组合不符合要求的是

气体

液体

固体粉末

A

饱和 溶液

B

溶液

C

溶液

D

A A B B C C D D

硝酸盐 中等 组卷次数: 196
12.

高压氢还原法可直接从溶液中提取金属粉。以硫化铜精矿 ( Zn Fe 元素的杂质 ) 为主要原料制备 Cu 粉的工艺流程如下,可能用到的数据见下表。

开始沉淀 pH

1.9

4.2

6.2

沉淀完全 pH

3.2

6.7

8.2

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
A .固体 X 主要成分是 S ;金属 M Zn

B .浸取时,增大 压强可促进金属离子浸出

C .中和调 pH 的范围为 3.2~4.2

D .还原时,增大溶液酸度有利于 Cu 的生成

铁和铁的化合物 中等 组卷次数: 101
13.

工业上以 为原料生产 ,对其工艺条件进行研究。现有含 溶液,含 溶液。在一定 pH 范围内,四种溶液中 p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
A .反应 的平衡常数

B

C .曲线 代表含 溶液的变化曲线

D .对含 初始浓度均为 的混合溶液, 时才发生沉淀转化

电离平衡 偏难 组卷次数: 198
14.

设计如图装置回收金属钴。保持细菌所在环境 pH 稳定,借助其降解乙酸盐生成 ,将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转化为 ,工作时保持厌氧环境,并定时将乙室溶液转移至甲室。已知电极材料均为石墨材质,右侧装置为原电池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
A .装置工作时,甲室溶液 pH 逐渐增大

B .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,乙室应补充盐酸

C .乙室电极反应式为

D .若甲室 减少 ,乙室 增加 ,则此时已进行过溶液转移

电解原理 中等 组卷次数: 229
15.

是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,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材料立方晶胞 ( 示意图 ) 的组成变化如图所示,晶胞内未标出因放电产生的 0 Cu 原子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
A .每个 晶胞中 个数为 x

B .每个 晶胞完全转化为 晶胞,转移电子数为 8

C .每个 晶胞中 0 Cu 原子个数为

D .当 转化为 时,每转移 电子,产生 原子

电化学计算 偏难 组卷次数: 187
二、 填空题:(共 1题)
1.

研究笼形包合物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。化学式为 的笼形包合物四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(H 原子未画出 ) ,每个苯环只有一半属于该晶胞。晶胞参数为 。回答下列问题:

(1) 基态 Ni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 ,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 _______

(2) 晶胞中 N 原子均参与形成配位键, Ni 2+ Zn 2+ 的配位数之比为 _______ _______ ;晶胞中有 d 轨道参与杂化的金属离子是 _______

(3) 吡啶 ( ) 替代苯也可形成类似的笼形包合物。已知吡啶中含有与苯类似的 键、则吡啶中 N 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 _______( 填标号 )

A 2s 轨道 B 2p 轨道 C sp 杂化轨道 D sp 2 杂化轨道

(4) 在水中的溶解度,吡啶远大于苯,主要原因是 ①_______ ②_______

(5) 的碱性随 N 原子电子云密度的增大而增强,其中碱性最弱的是 _______

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 中等 组卷次数: 150
三、 :(共 1题)
1.

工业上以氟磷灰石 [ ,含 等杂质 ] 为原料生产磷酸和石膏,工艺流程如下:

回答下列问题:

(1) 酸解时有 产生。氢氟酸与 反应生成二元强酸 ,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

(2) 部分盐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。精制 中,按物质的量之比 加入 脱氟,充分反应后, _______ ;再分批加入一定量的 ,首先转化为沉淀的离子是 _______

(3) 浓度 ( ) 在一定范围时,石膏存在形式与温度、 浓度 ( ) 的关系如图甲所示。酸解后,在所得 45 的混合体系中,石膏存在形式为 _______( 填化学式 ) ;洗涤时使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而不使用水,原因是 _______ ,回收利用洗涤液 X 的操作单元是 _______ ;一定温度下,石膏存在形式与溶液中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,下列条件能实现酸解所得石膏结晶转化的是 _______( 填标号 )

A B

C D

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及优化 偏难 组卷次数: 193
四、 实验,探究题:(共 1题)
1.

实验室利用 和亚硫酰氯 ( ) 制备无水 的装置如图所示 ( 加热及夹持装置略 ) 。已知 沸点为 ,遇水极易反应生成两种酸性气体。回答下列问题:

(1) 实验开始先通 。一段时间后,先加热装置 _______( “a” “b”) 。装置 b 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。装置 c d 共同起到的作用是 _______

(2) 现有含少量杂质的 ,为测定 n 值进行如下实验:

实验 :称取 样品,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,用 标准溶液滴定 达终点时消耗 ( 滴定过程中 转化为 不反应 )

实验 :另取 样品,利用上述装置与足量 反应后,固体质量为

_______ ;下列情况会导致 n 测量值偏小的是 _______( 填标号 )

A .样品中含少量 杂质

B .样品与 反应时失水不充分

C .实验 中,称重后样品发生了潮解

D .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生成

(3) 用上述装置、根据反应 制备 。已知 分子结构相似,与 互溶,但极易水解。选择合适仪器并组装蒸馏装置对 混合物进行蒸馏提纯 ( 加热及夹持装置略 ) ,安装顺序为 ①⑨⑧_______( 填序号 ) ,先馏出的物质为 _______

酸碱中和滴定 偏难 组卷次数: 267
五、 推断题:(共 1题)
1.

支气管扩张药物特布他林 (H)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:

已知:

Ⅰ.

Ⅱ.

Ⅲ.

回答下列问题:

(1)A→B 反应条件为 _______ B 中含氧官能团有 _______ 种。

(2)B→C 反应类型为 _______ ,该反应的目的是 _______

(3)D 结构简式为 _______ E→F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

(4)H 的同分异构体中,仅含有 和苯环结构的有 _______ 种。

(5) 根据上述信息,写出以 羟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主要原料制备合成 的路线 _______

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偏难 组卷次数: 100
六、 综合题:(共 1题)
1.

利用 丁内酯 (BL) 制备 1 丁二醇 (BD) ,反应过程中伴有生成四氢呋喃 (THF) 丁醇 (BuOH) 的副反应,涉及反应如下:

已知: 反应 为快速平衡,可认为不受慢反应 的影响; 因反应 在高压 氛围下进行,故 压强近似等于总压。回答下列问题:

(1) BD 为初始原料,在 的高压 氛围下,分别在恒压容器中进行反应。达平衡时,以 BL 为原料,体系向环境放热 ;以 BD 为原料,体系从环境吸热 。忽略副反应热效应,反应 焓变 _______

(2) 初始条件同上。 表示某物种 i 的物质的量与除 外其它各物种总物质的量之比, 随时间 t 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。实验测得 ,则图中表示 变化的曲线是 _______ ;反应 平衡常数 _______ (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) 。以 BL 为原料时, 时刻 _______ BD 产率 =_______(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)

(3) 为达平衡时 的比值。 三种条件下,以 为初始原料,在相同体积的刚性容器中发生反应, 随时间 t 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。因反应在高压 氛围下进行,可忽略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。曲线 a b c 中, 最大的是 _______( 填代号 ) ;与曲线 b 相比,曲线 c 达到 所需时间更长,原因是 _______

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偏难 组卷次数: 2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