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新高考广东化学高考真题含解析
高中 容易 2023-07-04 共 21题 186次下载 ASD
一、 选择题:(共 16题)
1.

中华文明源远流长,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,汉字居功至伟。随着时代发展,汉字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,其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。下列汉字载体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

汉字载体

选项

A .兽骨

B .青铜器

C .纸张

D .液晶显示屏

A A B B C C D D

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基础 组卷次数: 212
2.

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、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、 天宫课堂 如期开讲及 华龙一号 核电海外投产等,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

A .冬奥会 飞扬 火炬所用的燃料 为氧化性气体

B .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

C .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并放热的过程仅涉及化学变化

D .核电站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 互为同位素

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容易 组卷次数: 223
3.

广东一直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,馆藏文物是其历史见证。下列文物主要由硅酸盐制成的是

文物

选项

A .南宋鎏金饰品

B .蒜头纹银盒

C .广彩瓷咖啡杯

D .铜镀金钟座

A A B B C C D D

硅酸盐 基础 组卷次数: 275
4.

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时,需除去 ,所用试剂包括 以及

A B

C D

离子反应 中等 组卷次数: 254
5.

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 (a~d 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 ) 所示的探究实验,下列分析正确的是

A 与浓硫酸反应,只体现 的酸性

B a 处变红,说明 是酸性氧化物

C b c 处褪色,均说明 具有漂白性

D .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,说明反应中无 生成

二氧化硫 容易 组卷次数: 232
6.

劳动开创未来。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

选项

劳动项目

化学知识

A

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

可与酸反应

B

环保工程师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

熟石灰具有碱性

C

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

铁与 高温下会反应

D

技术人员开发高端耐腐蚀镀铝钢板

铝能形成致密氧化膜

A A B B C C D D

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容易 组卷次数: 162
7.

甲~戊均为短周期元素,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。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

A .原子半径:丁>戊>乙

B .非金属性:戊>丁>丙

C .甲的氢化物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

D .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

元素周期律 容易 组卷次数: 202
8.

实验室用 和浓盐酸反应生成 后,按照净化、收集、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。下列装置 (“→” 表示气流方向 )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

A A B B C C D D

氯气 中等 组卷次数: 147
9.

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碳循环研究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
A .淀粉是多糖,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成葡萄糖

B .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,都属于烃类

C 中含有 个电子

D 被还原生成

同分异构现象 基础 组卷次数: 168
10.

以熔融盐为电解液,以含 等的铝合金废料为阳极进行电解,实现 的再生。该过程中

A .阴极发生的反应为 B .阴极上 被氧化

C .在电解槽底部产生含 的阳极泥 D .阳极和阴极的质量变化相等

铜的电解精炼 中等 组卷次数: 151
11.

为检验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对钢铁防腐的效果,将镀层有破损的镀锌铁片放入酸化的 溶液中。一段时间后,取溶液分别实验,能说明铁片没有被腐蚀的是

A .加入 溶液产生沉淀 B .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无蓝色出现

C .加入 溶液无红色出现 D .加入 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

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中等 组卷次数: 232
12.

陈述 均正确但不具有因果关系的是

选项

陈述

陈述

A

用焦炭和石英砂制取粗硅

可制作光导纤维

B

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镁单质

可被氧化, 可被还原

C

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 溶液褪色

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烃

D

水解可生成 胶体

可用作净水剂

A A B B C C D D

硅单质 容易 组卷次数: 240
13.

恒容密闭容器中, 在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,各组分的物质的量 (n) 如图所示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
A .该反应的

B a 随温度的变化曲线

C .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,平衡不移动

D .向平衡体系中加入 H 2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

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中等 组卷次数: 128
14.

下列关于 的化合物之间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

A .碱转化为酸式盐:

B .碱转化为两种盐:

C .过氧化物转化为碱:

D .盐转化为另一种盐:

离子反应 中等 组卷次数: 230
15.

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 I 对反应 的影响,各物质浓度 c 随反应时间 t 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,则

A .无催化剂时,反应不能进行

B .与催化剂 相比, 使反应活化能更低

C a 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 X 的浓度随 t 的变化

D .使用催化剂 时, 内,

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中等 组卷次数: 286
16.

科学家基于 易溶于 的性质,发展了一种无需离子交换膜的新型氯流电池,可作储能设备 ( 如图 ) 。充电时电极 a 的反应为: 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
A .充电时电极 b 是阴极

B .放电时 溶液的 减小

C .放电时 溶液的浓度增大

D .每生成 ,电极 a 质量理论上增加

原电池 中等 组卷次数: 300
二、 实验,探究题:(共 1题)
1.

食醋是烹饪美食的调味品,有效成分主要为醋酸 ( 表示 ) 的应用与其电离平衡密切相关。 25℃ 时,

(1) 配制 溶液,需 溶液的体积为 _______mL

(2) 下列关于 容量瓶的操作,正确的是 _______

(3) 某小组研究 25℃ 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。

提出假设。稀释 溶液或改变 浓度, 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。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用浓度均为 溶液,按下表配制总体积相同的系列溶液;测定 ,记录数据。

序号

40.00

/

/

0

2.86

4.00

/

36.00

0

3.36

4.00

a

b

3 4

4.53

4.00

4.00

32.00

1 1

4.65

根据表中信息,补充数据: _______ _______

由实验 可知,稀释 溶液,电离平衡 _______( ”)

向移动;结合表中数据,给出判断理由: _______

由实验 Ⅱ~VIII 可知,增大 浓度, 电离平衡逆向移动。

实验结论假设成立。

(4) 小组分析上表数据发现:随着 的增加, 的值逐渐接近

查阅资料获悉:一定条件下,按 配制的溶液中, 的值等于

对比数据发现,实验 VIII 与资料数据 存在一定差异;推测可能由物质浓度准确程度不够引起,故先准确测定 溶液的浓度再验证。

移取 溶液,加入 2 滴酚酞溶液,用 溶液滴定至终点,消耗体积为 ,则该 溶液的浓度为 _______ 。在 答题卡虚线框 中,画出上述过程的滴定曲线示意图并标注滴定终点 _______

用上述 溶液和 溶液,配制等物质的量的 混合溶液,测定 pH ,结果与资料数据相符。

(5) 小组进一步提出:如果只有浓度均约为 溶液,如何准确测定 ?小组同学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。请完成下表中 的内容。

移取 溶液,用 溶液滴定至终点,消耗 溶液

_______ ,测得溶液的 pH 4.76

实验总结 得到的结果与资料数据相符,方案可行。

(6) 根据 可以判断弱酸的酸性强弱。写出一种无机弱酸及其用途 _______

酸碱中和滴定 中等 组卷次数: 120
三、 :(共 1题)
1.

稀土 ( ) 包括镧、钇等元素,是高科技发展的关键支撑。我国南方特有的稀土矿可用离子交换法处理,一种从该类矿 ( 含铁、铝等元素 ) 中提取稀土的工艺如下:

已知:月桂酸 熔点为 ;月桂酸和 均难溶于水。该工艺条件下,稀土离子保持 价不变; 开始溶解时的 pH 8.8 ;有关金属离子沉淀的相关 pH 见下表。

离子

开始沉淀时的 pH

8.8

1.5

3.6

6.2~7.4

沉淀完全时的 pH

/

3.2

4.7

/

(1)“ 氧化调 pH” 中,化合价有变化的金属离子是 _______

(2)“ 过滤 1” 前,用 溶液调 pH _______ 的范围内,该过程中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

(3)“ 过滤 2” 后,滤饼中检测不到 元素,滤液 2 浓度为 。为尽可能多地提取 ,可提高月桂酸钠的加入量,但应确保 过滤 2” 前的溶液中 低于 _______ (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)

(4)①“ 加热搅拌 有利于加快 溶出、提高产率,其原因是 _______

②“ 操作 X” 的过程为:先 _______ ,再固液分离。

(5) 该工艺中,可再生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_______( 写化学式 )

(6) 稀土元素钇 (Y) 可用于制备高活性的合金类催化剂

还原 熔融盐制备 时,生成 1mol 转移 _______ 电子。

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电极材料时,能在碱性溶液中高效催化 的还原,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_______

铁和铁的化合物 中等 组卷次数: 261
四、 综合题:(共 1题)
1.

铬及其化合物在催化、金属防腐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。

(1) 催化剂 可由 加热分解制备,反应同时生成无污染气体。

完成化学方程式: _______ _______

催化丙烷脱氢过程中,部分反应历程如图, 过程的焓变为 _______( 列式表示 )

可用于 的催化氧化。设计从 出发经过 3 步反应制备 的路线 _______( “→” 表示含氮物质间的转化 ) ;其中一个有颜色变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

(2) 溶液中存在多个平衡。本题条件下仅需考虑如下平衡:

(ⅰ)

(ⅱ)

下列有关 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有 _______

A .加入少量硫酸,溶液的 pH 不变

B .加入少量水稀释,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加

C .加入少量 溶液,反应 (ⅰ) 的平衡逆向移动

D .加入少量 固体,平衡时 的比值保持不变

②25℃ 时, 溶液中 pH 的变化关系如图。当 时,设 的平衡浓度分别为 x y ,则 x y z 之间的关系式为 _______ ;计算溶液中 的平衡浓度 _____( 写出计算过程,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)

在稀溶液中,一种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 (A) 与其所吸收光的波长 ( ) 有关;在一定波长范围内,最大 A 对应的波长 ( ) 取决于物质的结构特征;浓度越高, A 越大。混合溶液在某一波长的 A 是各组分吸收程度之和。为研究对反应 (ⅰ) (ⅱ) 平衡的影响,配制浓度相同、 不同的 稀溶液,测得其 A 的变化曲线如图,波长 中,与 最接近的是 _______ ;溶液 a 变到 b 的过程中, 的值 _______( 增大 ”“ 减小 不变 ”)

化学平衡 偏难 组卷次数: 113
五、 填空题:(共 1题)
1.

( ) 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,含硒化合物在材料和药物领域具有重要应用。自我国科学家发现聚集诱导发光 ( ) 效应以来, 在发光材料、生物医学等领域引起广泛关注。一种含 的新型 分子 的合成路线如下:

(1) S 同族,基态硒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

(2) 的沸点低于 ,其原因是 _______

(3) 关于 I~III 三种反应物,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_______

A I 中仅有

B I 中的 键为非极性共价键

C II 易溶于水

D II 中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只有

E I~III 含有的元素中, O 电负性最大

(4)IV 中具有孤对电子的原子有 _______

(5) 硒的两种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 _______ ( “>” “<”) 。研究发现,给小鼠喂食适量硒酸钠 ( ) 可减轻重金属铊引起的中毒。 的立体构型为 _______

(6) 我国科学家发展了一种理论计算方法,可利用材料的晶体结构数据预测其热电性能,该方法有助于加速新型热电材料的研发进程。化合物 X 是通过该方法筛选出的潜在热电材料之一,其晶胞结构如图 1 ,沿 x y z 轴方向的投影均为图 2

①X 的化学式为 _______

X 的最简式的式量为 ,晶体密度为 ,则 X 中相邻 K 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_______ ( 列出计算式,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)

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考查 容易 组卷次数: 290
六、 推断题:(共 1题)
1.

基于生物质资源开发常见的化工原料,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。以化合物 I 为原料,可合成丙烯酸 V 、丙醇 VII 等化工产品,进而可制备聚丙烯酸丙酯类高分子材料。

(1) 化合物 I 的分子式为 _______ ,其环上的取代基是 _______( 写名称 )

(2) 已知化合物 II 也能以 II′ 的形式存在。根据 II′ 的结构特征,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,参考 的示例,完成下表。

序号

结构特征

可反应的试剂

反应形成的新结构

反应类型

加成反应

_______

_______

_______

氧化反应

_______

_______

_______

_______

(3) 化合物 IV 能溶于水,其原因是 _______

(4) 化合物 IV 到化合物 V 的反应是原子利用率 的反应,且 化合物 a 反应得到 ,则化合物 a _______

(5) 化合物 VI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,其中含 结构的有 _______ 种,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只有一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

(6) 选用含二个羧基的化合物作为唯一的含氧有机原料,参考上述信息,制备高分子化合物 VIII 的单体。

写出 VIII 的单体的合成路线 _______( 不用注明反应条件 )

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偏难 组卷次数: 2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