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湖北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含解析
高中 偏难 2023-07-03 共 19题 106次下载 何应钦
一、 选择题:(共 15题)
1.

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,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

A .加入明矾后泥水变澄清 B .北京冬奥会用水快速制冰

C .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味道更鲜 D .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

镁和铝 中等 组卷次数: 152
2.

莲藕含多酚类物质,其典型结构简式如图所示。下列有关该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

A .不能与溴水反应 B .可用作抗氧化剂

C .有特征红外吸收峰 D .能与 发生显色反应

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容易 组卷次数: 182
3.

武当山金殿是铜铸鎏金大殿。传统鎏金工艺是将金溶于汞中制成 金汞漆 ,涂在器物表面,然后加火除汞,使金附着在器物表面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
A .鎏金工艺利用了汞的挥发性 B .鎏金工艺中金发生了化学反应

C .鎏金工艺的原理可用于金的富集 D .用电化学方法也可实现铜上覆金

金属材料 容易 组卷次数: 120
4.

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

A .在 氨水中:

B .在 氯化钠溶液中:

C .在 醋酸溶液中:

D .在 硝酸银溶液中:

离子反应 中等 组卷次数: 161
5.

化学物质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,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
A .维生素 C 可以还原活性氧自由基 B .蛋白质只能由蛋白酶催化水解

C .淀粉可用 为原料人工合成 D .核酸可视为核苷酸的聚合产物

蛋白质 基础 组卷次数: 177
6.

下列实验装置 ( 部分夹持装置略 ) 或现象错误的是

A .滴入酚酞溶液

B .吸氧腐蚀

C .钠的燃烧

D .石蜡油的热分解

A A B B C C D D

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容易 组卷次数: 286
7.

在高温高压下可转变为具有一定导电性、高硬度的非晶态碳玻璃。下列关于该碳玻璃的说法错误的是

A .具有自范性 B .与 互为同素异形体

C .含有 杂化的碳原子 D .化学性质与金刚石有差异

微粒的组成、结构和性质 中等 组卷次数: 102
8.

硫代碳酸钠能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,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备: 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
A 不能被氧化 B 溶液显碱性

C .该制备反应是熵减过程 D 的热稳定性比 的高

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容易 组卷次数: 172
9.

某立方卤化物可用于制作光电材料,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
A 的配位数为 6 B .与 距离最近的是

C .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D .若 换为 ,则晶胞棱长将改变

晶体常识 中等 组卷次数: 115
10.

的电荷与半径之比相近,导致两元素性质相似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
A 都能在水中与氨形成配合物

B 的熔点都比 的低

C 均可表现出弱酸性

D 的氢化物都不能在酸中稳定存在

分子的构型及相关理论 中等 组卷次数: 172
11.

磷酰三叠氮是一种高能分子,结构简式为 。下列关于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

A .为非极性分子 B .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

C .加热条件下会分解并放出 D .分解产物 的电子式为

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偏难 组卷次数: 141
12.

根据酸碱质子理论,给出质子 的物质是酸,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,酸性越强。已知: ,下列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

A B

C D

电离平衡 中等 组卷次数: 100
13.

同位素示踪是研究反应机理的重要手段之一、已知醛与 H 2 O 在酸催化下存在如下平衡: 。据此推测,对羟基苯甲醛与 10 倍量的 D 2 18 O 在少量酸催化下反应,达到平衡后,下列化合物中含量最高的是

A B

C D

有机反应类型 容易 组卷次数: 161
14.

含磷有机物应用广泛。电解法可实现由白磷直接制备 ,过程如图所示 ( 为甲基 ) 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
A .生成 ,理论上外电路需要转移 电子

B .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:

C .在电解过程中 向铂电极移动

D .电解产生的 中的氢元素来自于

电解原理 中等 组卷次数: 243
15.

下图是亚砷酸 和酒石酸 混合体系中部分物种的 ( 浓度:总 ,总 T ) 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
A

B 的酸性比 的强

C 时, 的浓度比 的高

D 时,溶液中浓度最高的物种为

电离平衡 很难 组卷次数: 107
二、 实验,探究题:(共 1题)
1.

高技术领域常使用高纯试剂。纯磷酸 ( 熔点为 ,易吸潮 ) 可通过市售 85% 磷酸溶液减压蒸馏除水、结晶除杂得到,纯化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水分,温度低于 易形成 ( 熔点为 ) ,高于 则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焦磷酸等。某兴趣小组为制备磷酸晶体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 ( 夹持装置略 )

回答下列问题:

(1)A 的名称是 ___________ B 的进水口为 ___________( “a” “b”)

(2)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

(3) 空气流入毛细管的主要作用是防止 ___________ ,还具有搅拌和加速水逸出的作用。

(4) 升高温度能提高除水速度,实验选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___________

(5) 磷酸易形成过饱和溶液,难以结晶,可向过饱和溶液中加入 ___________ 促进其结晶。

(6) 过滤磷酸晶体时,除了需要干燥的环境外,还需要控制温度为 ___________( 填标号 )

A B C

(7) 磷酸中少量的水极难除去的原因是 ___________

分子的性质 偏难 组卷次数: 158
三、 推断题:(共 1题)
1.

化合物 F 是制备某种改善睡眠药物的中间体,其合成路线如下:

回答下列问题:

(1) 的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

(2) 化合物 B 核磁共振氢谱的吸收峰有 ___________ 组。

(3) 化合物 C 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

(4) 的过程中,被还原的官能团是 ___________ ,被氧化的官能团是 ___________

(5) 若只考虑氟的位置异构,则化合物 F 的同分异构体有 ___________ 种。

(6) 已知 的产率分别为 70% 82% 80% ,则 的总产率为 ___________

(7) 配合物可催化 转化中 键断裂,也能催化反应

反应

为探究有机小分子催化反应 的可能性,甲、乙两个研究小组分别合成了有机小分子 ( 结构如下图所示 ) 。在合成 的过程中,甲组使用了 催化剂,并在纯化过程中用沉淀剂除 ;乙组未使用金属催化剂。研究结果显示,只有甲组得到的产品能催化反应

根据上述信息,甲、乙两组合成的 产品催化性能出现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

有机反应类型 很难 组卷次数: 227
四、 :(共 1题)
1.

全球对锂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, 盐湖提锂 越来越受到重视。某兴趣小组取盐湖水进行浓缩和初步除杂后,得到浓缩卤水 ( 含有 和少量 ) ,并设计了以下流程通过制备碳酸锂来提取锂。

时相关物质的参数如下:

的溶解度:

化合物

回答下列问题:

(1)“ 沉淀 1” ___________

(2) 滤液 1” 中加入适量固体 的目的是 ___________

(3) 为提高 的析出量和纯度, 操作 A” 依次为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、洗涤。

(4) 有同学建议用 侯氏制碱法 的原理制备 。查阅资料后,发现文献对常温下的 有不同的描述: 是白色固体; 尚未从溶液中分离出来。为探究 的性质,将饱和 溶液与饱和 溶液等体积混合,起初无明显变化,随后溶液变浑浊并伴有气泡冒出,最终生成白色沉淀。上述现象说明,在该实验条件下 ___________( 稳定 不稳定 ”) ,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

(5) 他们结合 (4) 的探究结果,拟将原流程中向 滤液 2” 加入 改为通入 。这一改动能否达到相同的效果,作出你的判断并给出理由 ___________

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偏难 组卷次数: 202
五、 综合题:(共 1题)
1.

自发热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。某实验小组为探究 体系的发热原理,在隔热装置中进行了下表中的五组实验,测得相应实验体系的温度升高值 ( ) 随时间 (t) 的变化曲线,如图所示。

实验编号

反应物组成

a

粉末

b

c

饱和石灰水

d

石灰乳

e

粉末

回答下列问题:

(1) 已知:

___________

(2) 温度为 T 时, ,则 饱和溶液中 ___________( 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 )

(3) 实验 a 中, 基本不变,原因是 ___________

(4) 实验 b 中, 的变化说明 粉与 在该条件下 ___________( 反应 不反应 ”) 。实验 c 中,前 有变化,其原因是 ___________ 基本不变,其原因是 ___________ 微粒的量有限。

(5) 下列说法不能解释实验 d 内温度持续升高的是 ___________( 填标号 )

A .反应 的发生促使反应 平衡右移

B .反应 的发生促使反应 平衡右移

C .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 向右进行

D .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

(6) 归纳以上实验结果,根据实验 e 的特征,用文字简述其发热原理 ___________

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中等 组卷次数: 294